洪宽工业村

林文镜爱国爱家概况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09-05-06

林文镜少年立志、艰苦创业,成就了商业帝国,成为名震海内外的商业巨子。1987年回国以来,无私奉献、建设家乡。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投入,个人不图回报,只想让乡亲过得更好,让祖国更加富强。他为了家乡建设,四处奔波、招商引资。他把海峡两岸早日统一为自己的责任,不仅亲赴台湾招商,而且在大陆为台商打造投资平台,打造海峡两岸共享大港。 他用企业家、战略家的眼光、思路和举措,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中国心、赤子情,他的行动激励中华民族不畏艰辛、奋发向上。

  林文镜在海内外建立起强大的感召力和威望,成为侨界商界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无论是中央官员,还地方平民;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熟悉林文镜的人都尊称他为“大哥”。“大哥”尊称,包含人们对他的热爱,也包含手足情深,更包含祖国大家庭深爱自己的子女情。


hongkuan

林文镜董事长
 

 少年立志、白手起家、成就商业帝国

  1928年,林文镜出生于福建省福清溪头村,为家中长子,其下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林文镜的父亲林洪宽在印度尼西亚做流动借贷生意。林文镜7岁随母亲到印尼与父共同生活。
林洪宽在日本侵占印尼的恶劣年代中故去,时年林文镜17岁。林文镜肩负养家重任,牢记其父留下的11字教子观“做个让人看得起的中国人”,跟随叔父林宝椿学做生意,在叔父的循循教诲下,林文镜学会了不少商业知识和待人处世之道。
跟随叔父几年后,林文镜独创家业、白手起家、艰辛创业。他先后涉及食品、纺织、水泥、地产、采矿、航运等产业。1965年,37岁的林文镜先后办起了20多家企业,后来合作发展成了实力雄厚的林氏集团,林文镜出任集团总裁,其个人资产达数十亿美元。
林氏集团在印尼企业最突出的两个:一是面粉厂,担负着整个印尼的面粉生产与供应,年营业额达数亿美元,20世纪80年代占印尼9%的面粉市场;二是水泥厂,年产量达1000万吨,占印尼水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大水泥厂之一。至1986年,林氏集团已发展成为一个巨无霸企业。1990年林氏水泥在香港上市,市值380亿港币。林文镜拥有自己的矿山和船队,成为名震南洋的商业巨子。


hongkuan
林文镜海外面粉厂


hongkuan
林文镜海外水泥厂
 

爱国爱家、建设家乡

  1986年底,林文镜组织一个海外工商考察团回国考察。林文镜放弃上海、广东等地的优越环境和优惠政策,坚定地选择相对贫穷落后、投资环境较差的福清家乡,作为自己投资地。他动情地告诉他人:“我的家乡比上海、广东穷得多,正因为它穷,才更需要我们来为她做一些事情”,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不能置家乡贫穷落后于不顾,否则就是失职,就是人生的失败”。1987年,林文镜在事业发展如日中天之际,将印尼等地的海外产业交给他人管理,自己则回到家乡福清投资。

  福清为县级市,1987年工业总产值不到4.3亿元,经济实力在福建省当时64个县中排名第58(倒数第六)。当时福清发展规划是:力争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林文镜考察之后,对家乡经济起飞提出自己设想:“我要用5年时间帮助家乡工业产值达5亿美元”,并与福清市签订“福清五年发展计划”,这是中国第一个由外商参与制定的地方发展计划。

  从1987年开始,他以满腔的爱国爱乡热情,在福清投资办厂、招商引资、建设新城、开辟港口。在他推动下,福清市2008年工业总产值933亿元,县域经济全省排名第2、全国排名第20、全国百强现代港口工业城市排名第16,从根本上改变了福清贫穷落后面貌。在回国22年的创业中,他创造了“福清模式”和“福清速度”,留下了感人的华侨力量和骄人业绩——

  他推动了国家级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与开发,使其跻身国家级开发区前3名;创建冠捷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第一的专业显示器工厂,2008年工业产值345亿元;发现并带头开发了可成为亚洲最大洲际物流中心,位于福清江阴的福州新港。

  林文镜发现的江阴半岛,不仅可建100个以上1-30万吨级深水泊位,还可建拥有500平方公里腹地的临海重工业城市及天然避风港和黄金水道,长年不淤不冻,港口天然资源与面积超过新加坡,建成后将成为全中国,甚至全亚洲、全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2005年10月, 福建省政府将江阴港正式命名为“福州新港”。截止2008年12月,福州新港投入使用的5万吨级泊位3个,在建和即将开建的泊位10个,已迈入了全国十大集装箱港行列。2009年5月,林文镜投资建设的四星级酒店福州新港国际俱乐部也将展现在世人面前。2010年,福州新港将建成13个万吨级泊位,江阴半岛将成为福建沿海重要的临海工业集中区,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巨大引擎,成为海峡两岸共享的港口。


hongkuan
福州新港(福清江阴)

  

洪宽工业村建设

  1977年,祖国大陆“文革”结束消息传到印尼,林文镜兴奋不已,开始为溪头村及其乡亲捐钱捐物,包括建电站、购拖拉机、购化肥等。1986年,林文镜再次返乡时发现10年来不少于1亿元的捐钱捐物收效甚少,溪头村贫穷落后面貌依旧。他认识到靠捐钱捐物的输血是没用的,家乡是富裕不了;应在家乡兴办工业,建造一部造血机器,源源不断地输出新鲜血液,让家乡永远富下去。在这种强烈责任感推动下,1990年3月林文镜在家乡溪头独资建设了全国第一个侨办工业村—洪宽工业村。洪宽工业村以林文镜的家父林洪宽名字命名,中共中央原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此专门题名。由于工业村集聚了一大批台资企业,因此被喻为福州地区的“台湾村”。工业村创办以来,贾庆林、习近平、贺国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杨尚昆、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莅临视察指导、关心。

  洪宽工业村以林文镜家乡溪头村为中心,辐射周边12个行政村。工业村成立以来,林文镜累计投资水、电、路、排污、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4.5亿元,为企业创造了良好外部投资环境。洪宽工业村由机电、铝产业、综合工业3大园区组成,发展规划面积16.9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12月,工业村落地企业123家(其中台资企业75家),总投资15亿美元,已投产95家。工业村主要产品为发电机组、精密模具、电子通讯、铝材深加工、五金工具、纺织印染、服装鞋帽、日用化工等。由于机电园企业以台资为主,因此被省经贸委、福州市政府、福清市政府确定为洪宽台湾机电园,现已成为福建省承接台湾机电产业转移的主要集聚地和对台经贸往来的重要窗口。

  洪宽工业村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90年0.004亿元、1997年9亿元、2006年32亿元, 2007年50.8亿元,2008年84.8亿元。工业村发展同时,重视返哺当地村民,当地村民也为工业村提供第三产业服务;当地村民与外来员工和谐生活、安居乐业。工业村发展同时,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既要工业发展的金山银山,又要人民和谐生活的绿水清山。

 

hongkuan 

林文镜董事长

 

溪头新农村建设

  林文镜回国后,除了推动家乡的经济建设,同时将其出生地、祖籍地溪头的新农村建设为己任。首先从改善生活环境入手,溪头村民习惯在房前屋后、田间路旁挖建露天粪坑,积存农家肥,其后果是“晴天臭气飘三里,雨天粪水流满村”。20世纪90年代初,林文镜出资收购村民建在乡间路边的粪坑,建起一座座标准乡村公厕,并指导村民在自家内建造水冲式厕所。渐渐地穿绕溪头村的大北溪清了,村民房前屋后出现鸟语花香、绿树成林景色;长期困扰溪头村的血吸虫病也灭绝了。

  福清市母亲河龙江,由虎溪河、大北溪和东张水库三条上游支河汇集而成。由于虎溪河、大北溪两岸养猪、养鸭场、造纸厂、砖瓦厂密布,导致龙江成为“墨汁河”、“垃圾河”。林文镜在福清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先后出巨资整治虎溪河9公里、整治流经溪头村的大北溪10公里;清理河床、修建驳岸、建立坡堤、增加水位落差、绿化两岸。现大北溪、虎溪河及其下游的龙江,已成为当地亮丽风景、市民休闲去处。

  林文镜在溪头捐资办起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他还捐资办起了医院、图书室、礼堂、网球场、田径场、电影院、老人活动中心等。溪头村的商业网点、邮电通讯、银行、水电、休闲娱乐、教育医疗、治安保卫等生活设施,在其推动下日益配套,其中占地300亩、投资近1亿元的村内公园-洪春松涛园,已成为溪头村乃至福清市民主要休闲区之一。

  溪头村民原来喝的水,都是受过污染的河水。林文镜担心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影响村民的体质,他捐巨资兴建闽江引水工程,让村民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他还捐资修建了四车道的水泥公路洪宽大道直通福清市区。经林文镜努力,如今溪头村已成为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hongkuan

 

后 语

  林文镜年过八旬,但仍在他深深厚爱的家乡田野上耕耘,仍在园他报效祖国的梦,实现他富裕家乡的宏伟大业。在新的一年,林文镜又在规划设计和建设未完成的事业,江阴大港、福清新城、文明溪头、和谐工业村等。

  林文镜设计的江阴半岛发展思路:一要使江阴半岛的开发,成为推动福清、福州甚至福建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二要把江阴半岛建设成一个国际性的营运中心、洲际贸易中心和临海重工业基地;三要把江阴半岛建设成连结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发展,推动海峡两岸“三通”和祖国早日统一的重要基地,海峡两岸共享的港口。林文镜设计的溪头村:“山青、水绿、村民富裕、村风文明”,现代宜居、和谐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林文镜设计的洪宽工业村目标:创造成工业可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的海峡西岸第一村。

  林文镜正在带领他的团队实现他的梦。祖国和家乡需要林文镜,如果有更多像他这样矢志不移的爱国侨领,那是国家大幸!民族大幸!进取者永远年轻,林文镜永远年轻!家乡需要林文镜永远年轻!

相关资讯

爱家乡的“大哥”,家乡也永远爱他

拳拳赤子心,浓浓故乡情

2023/03/19

海上大道宽 雄开万里流 | 从福州最大港区看见闽侨智慧

俯仰之间,福清已无旧貌,从经济全省倒数跃入全国县域百强。林绍良、林文镜和众多华侨“送鸡生蛋”的故事还在坊间口口相传,一种敢为人先、奋发自强、饮水思源的精神在千年侨乡吐露芬芳,成就福清人共同的福气和骄傲。

2022/12/27

A.F.A 上海融侨中心 | 塑造上海艺术商业新名片

A.F.A上海融侨中心坐落于上海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是一座集艺术、生活、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地处市中心绝佳地段,营造艺术生活的共融空间,创造价值赋能的办公街区,传承城市历史记忆,打造宜人舒适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塑造上海艺术商业新名片。

2022/07/25

“3820”战略工程30年30人丨林文镜:矢志为家乡“造血”的爱国侨领

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敏锐洞察、准确把握福州所处的历史方位,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引领福州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