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镜赤子情倾故乡热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09-05-31
来源:融侨集团 作者:凌子 发布时间:2007.11.05
华侨都爱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舍得将自己人生中最宝贵二十年都无偿地奉献给自己少小离开的家乡;华侨都有一腔赤热的报国激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下定放弃个人发财机会,专注于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因为这需要大境界,需要一种精神,需要有颗大公无私的心。
林文镜做到了。故乡养育了他,他又把拳拳赤子之情倾洒向造福故乡,在成功台阶上刻写了灿烂辉煌的岁月。
林文镜回福清的二十年,也是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长的二十年。细细回顾起来,他携海外乡亲,共同走过帮助福清发展的足迹可数串串家珍。从福清第一座星级宾馆融侨大酒店的建成、捐进口道路施工设备促成第一条水泥元洪路铺设、承诺自负盈亏改建下垄3000吨集装箱码头、捐赠福清县第一套2万门程控电话、兴建侨乡工业小区样板洪宽工业村、关心教育捐建元洪系列学校、解决福清经济发展的瓶颈,带头捐资闽江调水工程、引进冠捷打造世界第一融侨开发区品牌、走向海洋经济续写3万吨元洪码头的辉煌、为福清的国际化城市超前建设商展中心、发现并带头开发世界级规模的江阴码头……。一路走来,记录下的正是福清经济发展的缩影。
创办星级酒店——为开发区招商打平台
当年,福清最象样的宾馆只有华侨大厦,属于那种每层才有一个卫生间,每间房里只有两个大床铺,每天过了开饭时间,就连一碗汤也喝不上的简易旅社。这让林文镜想到,吸引福清籍华侨投资福清,他们可以投亲靠友解决吃住问题,但台商在福清没有家,投资筹办企业前期吃住都要在酒店,需要先搞酒店配套。他观察当时国外最流行的酒店模式。得知外部环境中国园林化、民族化,而内部设施西式化的酒店最受台商青睐。于是,他决定先投资在福清创办一家这样的酒店。
1988年中国政府正在全国清理“楼、堂、馆、所”,侨商、外商一律不准独资建宾馆。而福清县财政又拿不出钱来与华侨合资创办酒店。于是,林文镜立即做出决定:酒店一定要建,如亏本他们负责。不要政府出一分钱,拿10%的红股给政府。为了抓住机遇,酒店先行动工,一边他派员跟随时任省长王兆国一直到北京申请了二个月,才获准中外合资融侨大酒店。“融侨大酒店”,成为了福州市所辖八个县中第一个星级酒店,至今仍是八县中最耀眼的四星酒店。江泽民、李鹏、杨尚昆、朱镕基、李瑞环等国家领导人都曾下榻过这个融侨大酒店。
今天,所有的福清领导和海外乡亲评价融侨大酒店招商作用时都说:是林文镜力排众议才有了融侨大酒店。没有融侨大酒店,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福清大好局面!
引进台商——为开发区诞生打基础
当年林文镜在台湾有多家关联企业,与台商合作二十余年,这使得他在台湾工商界有广泛的人脉基础。他知道,台湾是个资源与市场都匮乏的地方,台商们急于想寻找新的投资地。福清与台湾一水之隔,有着血缘、地缘、文缘、法缘、商缘上的优势。
1988年初春,林文镜赴台湾招商。很快,他带着第一个台商考察团踏上了福清大地。这一次福清行,虽然没有一位台商答应立即来福清投资,但林文镜却称此行收获很大。
讲究高效、崇尚节俭的台商到福清考察,还提到一个建议:来福清投资筹办企业初期,不可能派太多人到大陆来,因此希望有一个机构能够帮他们办理相关手续,希望他们的企业都有林氏集团入点股,“大树底下好乘凉”,可以协调日常经营中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于是,林氏集团在香港成立――香港冠天实业有限公司,福清政府重新启用清华糖厂的中方企业――福清侨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凡是政府与林氏集团合作的公司,就用冠天和侨乡合作;凡是林氏与台商、外商合作的公司就用冠天出面投资。因此,当时就有了融侨开发小区的第一批入驻企业:冠融服装、冠源鞋业、冠云塑胶、冠军玩具、冠辉食品、冠捷电子、冠旺纺织……。
全国第一个侨商配合政府联合开办的经济开发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1987年秋,全国第一个华侨与政府创办的开发区——融侨工业区,经福建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1992年升格为国家级的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引进冠捷――为开发区打造企业品牌
世上本来没有“冠捷电子”这家企业。这家企业是林文镜与他的两位台湾至交生出来的。
潘氏集团在台湾鼎鼎大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潘氏集团有家叫“艾德蒙”的电子厂,当时这厂在台湾电子业排名靠后,很不起眼,经营得也并不好。艾德蒙电子厂当时有意来大陆投资,浙江、江苏和福建的厦门都盛邀艾德蒙来自己这里投资。林文镜与当时潘氏集团的掌门人潘盘新是好朋友,他回福清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后,也到台湾邀艾德蒙西进福清创业。潘家是浙江人,最想去浙江投资。在这四个地方中,福清的软件、硬件都是最差的。各种条件权衡来权衡去,潘盘新初定投资厦门,但手续难办。那天,董事会上决定对艾德蒙到底是否此时投资大陆和投资大陆何处进行讨论。
林文镜为吸引台商来福清,殚精竭虑。先投巨资,修马路,平整土地,尔后又建好了台商最喜居住的园林式星级大酒店。此时,为把艾德蒙引进福清,他们再次做出了让所有企业家跌破眼睛的决定:“艾德蒙如果确定来福清设厂,购买建厂土地的钱和盖第一期厂房的资金,我们就先垫了,而且另外再负责筹措前期4000多万美元的流动资金。”
如此优厚的招商引资待遇谁不心动?毋须讨论,所有股东举双手同意投资福清,到了福清的艾德蒙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冠捷电子如今这个首期投资2000万美金的小厂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生产企业。其中,福清一个厂的年产值就高达40亿美金。
因为台湾显示器企业起步比大陆早,冠捷电子的研发中心和总部长期放在台湾。近几年,随着冠捷电子在世界上名气越来越大,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都希望冠捷电子能将总部和研发中心搬到国外大都市。林文镜和宣建生认为:若将冠捷电子总部搬到国外,冠捷电子的财富必然会被国外分去不少,福清将丧失“总部经济”的优势。他俩商量后,决定把研发中心和总部全部迁往福清。肥水绝不流外人田!研发中心和总部搬到福清,就能将冠捷电子永远留在福清。
总部和研发中心一起搬到福清,需要建十几万平方米现代化的信息工业大厦和部分员工新宅。这需要巨额资金。而冠捷电子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持续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科研开发需要巨额投入,冠捷电子担心从科研资金里挤出搬迁资金,会影响产品开发。林文镜主动提出:“建新厂房的资金缺口,融侨集团先垫。”现在,这个项目设计已经完成,预计年内动工。
林文镜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深知将研发中心与总部搬到福清的意义。他说:这意味着“冠捷”在不远的未来仅在福清就能做到100亿美金。留住了“冠捷”,就为融侨开发区留住了一个核心企业,为福清留住了一个聚宝盆;留住了“冠捷”,就为我们国家留住了一个“世界第一”。
创办洪宽工业村——为开发区发展树样板
洪宽工业村是融侨开发区的延伸重要组成区。
福清在海外有许多成功的企业家,林文镜知道他们个个都有爱乡之心。他极力推荐乡贤在福清投资实业,在规避风险同时帮助家乡。林文镜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他只有自己先做出榜样,证明回乡创业同样可行,才能说服乡亲。所以,他决定在祖籍地——福清市阳下镇溪头村创办洪宽工业村。
他一趟趟地到台湾,将一些中小企业引进洪宽工业村,还成立了洪宽工业村开发有限公司,招聘一批工作人员,专门为洪宽工业村里的台资企业提供服务。如今,已有76家台资企业舍弃福州、福清城关等中心城区的投资环境,而选择落户洪宽。很快,不但不少溪头村的青年农民都进工厂当了工人,还有1万多来自外乡的青年人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2007年5月,林文镜又在福清市政府支持下,在洪宽工业村,创办了占地将达4000亩的台湾机电园,目前已经有12家台湾机电企业结伴前来投资,还有20余家台湾机电企业正在做投资前期规划。
去年,洪宽工业村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已达30亿,今年将突破40亿,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将达百亿。
打造世界大港——为开发区持续腾飞插翅膀
林文镜对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最大贡献,是他上下奔走八年,促使得政府决心开放开发江阴港。
江阴港位于福清江阴半岛,前有可建数十个以上5万吨至30万吨深水码头的岸线资源,后有相当于一个新加坡国土面积的腹地,是与台湾三大经济中心距离最近的深水良港,终年不淤不冻,且有两条黄金水道。
林文镜清楚地意识到,开发江阴,不仅能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永续发展提供保障,而且可以为福甭新一轮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于是,1993年初冬,林文镜对开发江阴半岛做整体规划和开发计划方案,提出分三期,将江阴半岛和龙高半岛连成一片,在福清造一个“新加坡”。具体包括:深水港区、电厂区、一贯作业炼钢厂区、中下游产业区、基础工业区、进出口中心区、转运中心区、高科技园区、新市镇生活中心区。建设目标是:亚洲最大的海港,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区之一;亚洲最大的物流中心;中国东南沿海现代化的临港重工业城。并在台湾印制《福州江阴营运中心》宣传图册,前后印制了9000册。从那天起,林文镜“三句话不离江阴”,只要有机会,他必然利用一切场合宣传他的最爱,他的江阴。
在他的努力下,2000年8月,福州江阴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庆典仪式后,江阴一号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随即开工。2002年12月18日,福州江阴港区一号泊位正式开港通航,这个码头可全天候接卸第五代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舶作业,进出港不受潮水限制,年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可直接停靠当今世界上5-7.5万吨位的集装箱船舶。这是福州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港。2003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江阴港区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很快,江阴港接连开辟了数条国际干线、支线和国内航线。
目前,江阴港已进入大开发时期,由林氏集团参与投资1号、2号码头已投入营运,参与投资的3号码头正在建设中。国家为江阴港建的铁路、高速公路疏港专用线也即将开工建设,江阴临港重工业城配套的国电项目第一期120万千瓦工程已建成,并网发电。落户江阴岛的多家重化工业项目已投产,还有一批重化项目正在建设中。
福建省已将江阴港定为福建省集装箱枢纽港,福州市政府已经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江阴港的开发步伐,国家制定计划将江阴港作为中国东南新兴大港来建设。这一切,令林文镜莫大欢喜。他爱说,福清的未来在江阴,用江阴港作平台,融侨开发区做到产值1000亿元应当不是件难事。
海水共蓝天一色,江阴与福清齐飞。有了江阴港,作为福清经济版图上的北翼―――融侨开发区将永远为福清的经济腾飞插上坚实的翅膀!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资讯
2023/03/19
2022/12/27
2022/07/25
2022/05/27